代码

相比传统工程造价管理,BIM技术的应用可谓是对工程造价的一次颠覆性革命,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全面提升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与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余政储出**号地块
该工程地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工程总建筑面积 313461.11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219062.40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94016.29平方米。该项目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贯穿设计、施工、结算三大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都为最终项目投资效益服务,利用BIM技术可发挥其自身优越性在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中提供更好的服务。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70%左右。项目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利用BIM模型的历史数据,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工程基础数据拆分实物算量,保证项目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可以利用BIM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模拟施工,保证施工方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BIM模型输出的工程信息、施工进度信息和构建结构信息可以从造价软件中直接提取,以后续进度款支付和材料采购提供方便。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目标是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计划投资额范围内,定期对实际发生造价和目标值比对,发现和纠正偏差。基于BIM技术能够对工程计量、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进度款支付、索赔管理和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全面管理。
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
竣工验收和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核算工程项目的最终实际造价,编制竣工决算文件,办理竣工移交。竣工计算需综合测算,其涉及面广、规模庞大,计算起来非常复杂。随着设计、施工等阶段完成,BIM数据库也不断完善,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等信息已经更新到数据库。因此,利用BIM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实际工程造价,从而大大提高结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工程量统计与核查上,三维模型建立后可自动生成具体工程数据,对比二维设计工程量报表与统计情况来看,可发现数据偏差大量减少。造成如此差异的原因在于,二维图纸计算中跨越多张图纸的工程项目存在多次重复计算可能性、面积计算中立面面积有被忽略可能性,线性长度计算中只顾及投影长度等,以上这些都会影响准确性,BIM技术的介入应用可有效消除偏差。
成果及结论:
我司通过对余政储出**号地块的造价工作,根据最终落实的优化意见,在项目上准确计算统计各类工程量,帮助业主方复核完成全部工程量以及实际所需造价。使用BIM技术统计工程量,对比传统造价形式准确率达98%;以及统计各类建筑材料种类,复核材料子项,完整率达到95%;更新现在市面上的材料价格信息占23%。在项目设计,施工及竣工结算三大阶段对项目进行统计造价工作,平均准确率达97%,节约工期达13%,更好更快的完成造价工作,因此我司认为所有项目都可以进行BIM与造价之间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