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应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不同下垫面的雨水控制和利用,达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等多重目标。
海绵城市设计中将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态停车场等海绵元素融入小区、道路、公园等建设项目中,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沃土建筑的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服务,就是根据新型城市雨洪管理的要求提供的服务内容。在海绵城市设计的成果文件中,涵盖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说明、下垫面分析图、汇水分区示意图、场地雨水径流组织图、LID设施场地排水图、LID设施监测系统点位图、LID设施与消防设施图、雨水利用系统图、蓄水池大样图等内容。
根据公司内部关于《海绵城市设计流程管控》的要求,分六步完成海绵城市设计方案。
查找规划条件→分析周边排水情况与项目要求→确定景观初步方案→确定排水方案→景观方案的优化→复核指标→完成最终方案
在海绵城市设计中,我们也重视成本控制。在拟定技术措施阶段,结合场地下垫面条件、竖向条件、景观效果,进行技术措施的初步比选,再结合各类技术措施维护要求、成本等维度综合考虑后,最终确定措施类型。
沃土建筑在以往项目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海绵城市基本设计内容、总体设计流程、各阶段的技术要点,包括如何分析上位规划条件、项目本底条件,如何拆解控制目标及设计技术路线、比选技术措施以及措施平面布局、竖向设计、汇水分区划分、设计指标核算、种植相关的设计要点等方面入手,能满足项目的各种设计要求。
政策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