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投标人在拿到招标文件第一时间一定要认真读透、读懂招标文件
1、在阅读的同时将招标文件重点内容标注出来,如招标项目名称、投标保证金金额及缴纳时间、主要商务条款、主要技术条款、主要合同条款、密封要求等等内容。主要方便在接下来编辑投标文件时,能够迅速快捷的查到想要的点和面,节约时间,另外也便于打印装订前能够快速的核查投标文件是否逐一响应了招标文件每一条款内容
2.在落实以下条款后,方可决定是否参加本次投标活动:
(1)该项目资金来源及可靠性;
(2)该项目有否内控标底价,价格是否合理;
(3)确定该项目决策授权人及有否倾向性意见;
(4)沟通业主,宣传推介本企业投标产品并判定投标成功的概率。
3.核实自身投标资质等相关条件,符合后方可制作投标文件:
(1)是否符合招标文件中对投标人资格条件的有关规定;
(2)是否响应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
(3)能否在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完成投标文件的编制。
二、投标人要充分使用招标过程中“咨询、答疑”的权利
经常有些投标人,在询标中才发现招标文件内容中的不合理处,但为时已晚,已失去答疑中可以补纠的机会和权利。
招标文件售出后至开标一般都给予投标人质疑、咨询的一次机会,投标人可以把对招标文件内容中的不理解或者不合理处提出看法和意见,也可以提出对项目甚至对自已有利的建议和要求,这也是投标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护正当合法权益的机会。
三、投标文件要最大程度迎合招标人的实际需求
投标文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要求编制,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逐条响应,对号入座。公司介绍内容不必太多,在投标文件中应突出本次投标的亮点和优势。
投标文件扉页的总目录标识及页码的准确很重要,否则影响评标人的评标速度和情绪。根据招标文件的评分表制作目录,有助于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能有效找到相应内容,合理打分。
四、投标人要抓住报价的技巧给出合理适中的报价
投标报价必须考虑本次投标人的数量、实力、项目支付条件和自身的优势等因素,经过综合评估后设计出:常规报价、保本报价、风险报价三套报价方案。再根据招标文件报价评分表给出最终适合的价格。
综上所述:在各类采购的投标活动中,投标人必须首先要在认真读透、读懂招标文件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招标文件的要求逐一对号入座制作标书,最大程度地满足招标人的需求,更不可疏忽售后服务,并根据项目性质及市场情况报出合理的价格和优惠的条款。同时特别应关注:行使并抓住开标前咨询、质疑的权利,才能有效提高投标人的中标成功率



